Reread《深度工作》

前言

这本书从高中开始阅读,到现在已经来来回回已经读了五六遍,应该说对我的工作方式和思维起到了比较大的塑造作用。尽管如此,我仍然会经常忘记书中的要义和启发,以至于我需要再次翻开书才能体会到个中真理。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每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便能进入一段时间的深度专注。

这回重读《深度工作》从学期初开始,之后搁置了一段时间。最近觉得自己总是忙于回复各式各样的微信消息,都无法专注地做出一些产出,遂一口气读完剩余的篇章,做了些许笔记。

不过,如书中所言,深度工作并非在所有地方都适用,我也认为这种方法对我来说是有些偏激的,但是它的要义非常值得反复品味:减少肤浅的工作,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最大化工作效率和产出,同时留出时间给自己休息,充分发挥脑力的作用。

此外,读过这么多自我管理的工具书(如《精力管理》《意志力》《深度工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何高效学习》)之后,我觉得这些书可以读,但是没必要追捧。它们共同塑造出了社会所期望的成功人士的形象,并以各种角度告知你如何成为他们,但在全盘接受之前,请思考这样的生活是否对你来说足够精彩,是否为你所向往的生活。

世界观

两种工作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下面一段话是他曾经对此的解释:“如果我如此安排生活,能够得到很长的、连续的、不受人打扰的时间,我就能写作小说。反之,如果我备受打扰又会怎样?不会有一部传世的小说……而是会有许多封发给个人的电子邮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开篇对两种工作方式做出了区分,前者例如学习技能,知识研究等等,后者例如开组会,回复邮件,回微信等等。从标题也可以看出,作者更推崇深度工作,并警告我们小心肤浅工作给我们带来的虚假满足感。

深度工作假设

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我发现有两类人注定会成功,而且我认为可以推广借鉴:一种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在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当下,有什么窍门能够为进入此类有利领域提供助力?我认为如下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

  •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的,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还有那些拥有资本的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再次强调了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注意力残留

当你从某项任务 A 转移到任务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你对任务 A 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但即使你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 A,你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要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你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换一种说法,使你的表现最优化的做法是深度工作

这里强调了深度工作的另一个特征:单线程。我一向对多线程的工作感到非常不适应,就像操作系统的进程切换一样,切换消耗的成本可能大于进程本身运行的成本。

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

这种特殊案例很重要,因为这种状况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一家大型公司的高管,或许就不需要听取下述章节中的意见。另一方面,它也告诉我们不能将这些高管的工作方法外推至其他工作中。多西鼓励外界打扰,克里·特雷纳不断查阅电子邮件,虽然有这些案例,但并不意味着你学着他们的做法也能成功:他们的行为是公司领导者这个特定角色所特有的。

毕竟是写了几百页的书,作者在凑字数的同时也叠满了甲()对于公司高管来说,他们对深度工作的需求可能并不高,而更应该及时地接收到信息,通过多年的经验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则非常需要深度的专注,以产出可靠的成果。

即时回复不一定更好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这种原则使得我们只看到即时回复给自己带来的短期好处(快速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其长期危害(导致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精力专注深度工作,降低产出)

作者在这里论述的逻辑有点绕,我总结一下。一般来说,员工和老板(尤其是老板)都倾向于及时回复,这是因为在最小阻力原则的影响下,他们期望最简单的行为,也就是直接回复,一来直接解决问题,二来他们看不到负面影响。但实际上,即时的回复只是解决了短时的问题,但长期来看,这样会导致注意力分散,降低总体的工作效率。在之后的方法论里,作者也会提到,尽量拖延不必要的回复。

虚假忙碌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理念已经过时了。知识工作并非生产线,从信息中提取价值的行为往往并不忙碌,也并非靠忙碌支撑。

切莫让自己一整天只是完成一大堆的肤浅工作,却沉浸在自己做了很多的满足感中!

心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

深度工作带来的心流经历可以为你带来深度满足感

专注的心流给人带来快乐与成就感,而且并非那种刷抖音刷b站时带来的快感刺激,而是在完成目标时感受到的充实感。

方法论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由此我得出了一种令人振奋的想法: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如果你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正浏览网页,忽然想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一项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上,便需要大量抽取有限的意志力,强行将注意力从绚烂的网络内容上转移开。这样的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但如果你能够布置一些精妙的惯例和固定程序,比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用于完成深度任务,就只需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从长远看,你会因此更成功地实现深度工作。

不要试图依靠意志力解决,意志力像肌肉一样,也会疲劳。通过恰当的指引形成习惯,更有利于进入深度。

几种深度工作的哲学

  • “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完全深度,隔绝肤浅,甚者放弃使用电子邮箱
  • 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一连几天(至少是一天以上)处于深度状态,其余时间处于放松状态
  • 节奏哲学:每日定时深度,其余时间放松
  • 新闻记者哲学: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

通过培养特定的习惯,让自己能进入到深度的工作中。

习惯化

有一种很普遍的认识,认为艺术家的工作靠的是灵感——不知从何而来的创意魔法让你灵机一动,灵光一闪,才思泉涌……但是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使大家明白,等待灵感来袭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计划。事实上,我能给出的最好的建议或许就是,任何做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应忽略灵感。

人们常将灵感与不按规律遵循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很多灵感都是在习惯化的工作流程中迸发而出。灵感是从日复一日的常规生活路径(我称之为routine)和投入中不经意间得到。

要有大手笔

这个理念很简单: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现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JK罗琳为了写哈利波特,在五星级酒店里住下一月,专心写作;更有作家定下高额机票,在来回的飞机航程上逼自己进行产出。通过挥金如土,让自己感受到工作的重要性。

不要独自工作

文中介绍了某个大楼的安排结构:研究人员彼此的办公室互相连通,方便交流;但落实到单个研究人员时,则又有相对封闭的独处空间,以便进行高产出。

二者相辅相成。交流有助于灵感迸发,但也需要单独的空间用于深度思考产出。

抓住重点

二八法则,抓住20%最重要的部分。

图安逸

在高强度工作的同时,也需要给自己留出安逸休息的时间。这并非虚度光阴。它一方面让你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对你的工作产出也大有裨益

为什么屏蔽工作对于提升你产出有价值成果的能力是有利的

  • 安逸有助于通过无意识提升洞察力。我自己有这样一个思考的技巧: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思考一段时间后搁置,等过一段时间再来回顾,发现自己反而得出了更好的答案。表面上看大脑没有再去思考,但它其实一直在潜意识中处理这些事情。
  • 有助于恢复深度工作损耗的精力
  • 安逸时光放下的工作往往没那么重要

准则2 拥抱无聊

亚当·马林的经历说明了一个关于深度工作的重要事实: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

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

我们用一系列标准把人群区分为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和很少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两种。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不能过滤掉无关的事务。他们无法维持一个关于工作的记忆。他们的注意力是长期分散的。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他们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的。

我们做过交流的人总是说:“瞧,当我真正需要专注的时候,我屏蔽掉所有的事情,然后可以像激光一样专注。”不幸的是,他们业已养成的习惯使他们不能像激光一样专注。他们是无关事务的牺牲品。他们就是不能将任务持续下去。

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更具体地说: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等 5 分钟或者是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是纳斯研究所里说的“心智残疾”。这时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会经常安排时间来训练专注的能力。

除了工作本身要专注之外,如果在其他时间里,过多地沉浸在高度的精神刺激中——那种情况下,其实也很难再在工作中达到高度集中精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试着有意识地减少这些分心的事件(事实上,他们也没有那么重要不是吗)。例如互联网的使用,很容易就让你走向分心,但现实生活中,你又很难脱离互联网。因此我的建议是,集中一段时间隔绝互联网,再将需要互联网的任务批处理,这样对心神的损害不至于那么大。

在这样粗略的分类下,我们的策略如下: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我建议你在自己工作的电脑旁边放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记录你下一次使用网络的时间。直到那个时间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能接触任何与网络相关的东西。

这个策略背后的理念是:使用令人分心的网络工具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实际上减损这种能力的行为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你的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这种经常性的转换可以理解为削弱组织各个部门集中注意力的心理力量。通过分割网络使用(这也就相当于分割了分心),减少了自己向分心屈服的次数,这样就增强了自己控制注意力的力量。

像罗斯福一样高强度工作

解决深度任务的方法只有一个:高强度工作——不查收电子邮件,不做白日梦,不浏览脸谱网页面,不数次来到咖啡机泡咖啡。就像在哈佛的罗斯福,利用每一束空闲的神经元来处理任务,直到你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决了任务。

刚开始的时候,一周进行这种实验的次数不要超过一次——让你的大脑提高强度,但是也要给它休息的时间。一旦你相信自己可以用专注的方法来节省时间,就提高这种罗斯福冲锋的频率。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时间期限。你应该总是可以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任务(至少是接近),但是这期间需要你用上吃奶的力气。

想办法提升工作的强度,例如加大工作量,提早ddl,隔绝电子设备等,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专注的能力。

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因个人专业不同,这个难题可能是为一篇文章列提纲,写一篇讲话稿,推演一个证明,或者是打磨一个商业策略。如同佛教的打坐,你的注意力可能会涣散或停滞,但你必须不断的把它重新集中到当前的问题上。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策略,不同于只专注呼吸的冥想,这种方法在你空闲时也能增加你的产出。我之前就很喜欢在散步时采取这个方法,也确实让我感受到沉浸思考的快乐

记住一副牌

记忆力训练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个人专注能力的提升。这个能力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应用到任何需要深度工作的任务上。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丹尼尔·基洛夫并不是因为卓越的记忆力而变成明星学生,而是由于他在提高个人记忆力的同时(意外地)获得了进行深度工作的优势,这对于学业十分关键。

记忆力训练时需要的专注力刚好成为深度工作需要的一大品质。

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很多人(包括我)戒不掉社交媒体,并且他们解释的理由是,社交媒体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是并不是说有好处就可以去做,而是要考虑到他的负面作用是否 outweigh 正面作用。

对于这个结论,你可能会回击说“价值就是价值”:如果你能从使用如脸谱网之类的服务中找到额外的益处(即使很小),那么为什么不使用呢?我把这种思考模式称作“任何益处”思维定式,因为它把任何可能的益处都作为使用网络工具的理由。更具体点讲:

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很显然,该方法的缺点就是忽视了伴随这款网络工具而来的各种弊端。这些网络工具具有致瘾性——从那些对实现职业和个人目标有更直接帮助的活动中(比如说深度工作)抢走时间和注意力。如果过度使用这些工具,你将陷入精疲力竭、注意力散乱的网络依赖状态,就是这种状态使巴拉唐德·瑟斯顿和像他一样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饱受煎熬。这就是任何益处思维定式带来的不容易察觉的危害。

我个人非常讨厌这种,过多沉浸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自己处于精神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状态,因此我现在也会有意识地开启勿扰模式,仅接受重要的通知(这里再提一嘴苹果家的专注模式,真的能拯救我,一键设置,三端同步,所有设备都能同步勿扰的状态)

image-20230409134348673

以下是我对于这种评估策略的总结。我将其称作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这个名称强调了工具最终还是为了一个人的手艺这一更大目标而存在的。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作者给出了三个策略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同样的二八法则,选择最重要的网络工具。

戒掉社交媒体

我认为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打破了努力创作有实际价值的作品和吸引到人们注意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的,它用浅薄的集体主义式交换取代了永恒的资本主义交换:如果你注意我说了什么,我就会注意你说了什么,不管这话语有无价值。

这句话给了我一大启发,我更希望我在社交媒体上得到的关注更多是出于实际的价值,而非我投入的注意力。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什么?你认为在那 16 个小时投入全部的精力会削弱工作 8 小时的价值?不是的。恰恰相反,它必定会增加工作 8 小时的价值。人们都要懂得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的智力系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它不像人的手脚一样会疲倦。除睡觉以外,它只需要变化,而不是停止。

休息期间应当换换脑子,但不一定是让脑子放松下来,有时候换个分区发发力,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成长。

准则4 摒弃肤浅

越来越多的占用知识工作者时间和注意力的浮浅工作往往不似原本看来那么重要。对于大多数公务来说,如果你减少大量此类浮浅的工作,公务的底线目标也不会受影响。正如贾森·弗里德所发现的,如果你不仅仅终止浮浅工作,并且把从中夺回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深度工作中,你的事业将不仅能正常开展,而且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甚至要说,一个同时具有综合计划能力和修正自己计划的意愿的人,相比那些采用传统“自发性”方法、一天没有任何计划的人,将享有更多的创造性洞见。

5点半后不工作

除极个别例外,我不在 5 点半后发电子邮件。总体来说,电子邮件和我们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一个更令人吃惊的现实:我不在 5 点半后工作。

我把这种坚持叫作固定日程生产力。因为我确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成目标。我现在快乐地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已经有 6 年了,专注于有生产效率的深度工作,是我职业生活中个人努力的重要部分。通过下文的介绍,我将努力说服你也采用这一个策略。

我非常欣赏这个策略,实际上我也坚持在某个点后不再进行工作。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 贴士 1: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工作
  • 贴士 2: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工作
  • 贴士 3:不要回复

结语

当然,深度的生活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你需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你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快速地收发电子邮件和在社交媒体上发消息所带来的繁忙假象会给他们带来慰藉,深度的生活却是要你摆脱这些东西。在你尽个人全力去创造一件美好的事物时,会有一种不安牵扰着你,因为这迫使你面对自己最好的成果(暂且)还没有那么好的可能。与涉足政坛,期望做出一番事业相比,夸夸其谈地品论我们的文化会显得更安全。


该图片由David MarkPixabay上发布


Reread《深度工作》
http://baokker.github.io/2023/04/09/Reread《深度工作》/
作者
Baokker
发布于
2023年4月9日
更新于
2023年4月9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