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Inside Yourself(SIY)课程笔记

Extract

通过正念练习加强自身的觉察能力,从而改善自己的情绪管理,加强自己的人际管理和关系沟通能力

正念

正念的本质作用:从autopilot自动导航到aware觉知

可以用我之前提到过的两个例子作为辅助理解

  1. 思考快与慢里提出了快思考和慢思考,快思考是人类本能的思维,在我们的祖先防范危险,生存下来时特别有用(例如,遇到类似猛兽的动静,马上拔腿就跑),慢思考则是人类后期进化出来的理性的思考,自控自律都与之相关

  2.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的第一个习惯是主动积极(be active),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存有一道空间;在那片空间里, 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回应。在选择回应中, 我们获得成长与自由。」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面对外部环境的刺激时,我们会有本能的反应(例如,孩子做错了事情,本能会很生气),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作为进化的人类,拥有着更宝贵的能力——超脱这种本能的反应,选择被动或主动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现在折回来看两个概念。所谓autopilot,就是我们面对外部事件作出的快速本能反应,它的特点:

  • 非常快速
  • 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
  • 我们在很少时候会觉知到它
  • 基于自己的习惯和假设

相反,aware意味着:

  • 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 基于理性

我们强调从autopilot转移到aware,并不意味着捧一踩一,而是希望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调用合适的思考模式。autopilot让我们的祖先可以摆脱天敌的突袭,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在现在的世界里,也有助于我们对一些紧急的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aware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是生活里的大多数判断还是基于autopilot,不然耗费的精力太大了。

通过正念转变autopilot到aware的好处有下面这些方面:

  1. 改善注意力,减少分心的时间。一方面,它会改善我们的专注能力本身,因为大多数正念的练习都会让我们专注于呼吸,这本身就可以抵抗分心;此外,正念会加强我们的觉察能力,从而增强自己的元注意力meta-attention(对注意力的注意力),这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在走神
  2. 改善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应激的负面情绪,就像在高速上开着跑车却踩不了刹车。加强aware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个刹车,让我们将情绪冷静下来,避免作出一些不好的行为(事实上,冥想可以降低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活性,即会降低我们应激的可能)
  3. 加强自我觉察的能力,更好地观察自己的状态

网上有不少冥想的教程,一般主要是两大类:

  1. 集中式注意力focused attention:专注于一个点上(例如呼吸时的鼻尖)
  2. 开放式觉知open awareness:观察自己的心智活动,但不被其影响

我个人很喜欢开放式觉知。对我来说,当我进行这项练习时,我仿佛跳脱出了自己的躯体,观察着自己心里冒出的想法,他们如同一朵朵云朵,从我的脑海中飘过,而我什么也不需要做,只是静静观察着它飘来,又看着它飘走。

冥想让我又想起了之前在幸福课上看过的permission to be human(允许自己为人)。做冥想并不是要让我们能够能够在这几分钟里完美地集中在呼吸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不存在永远也不会在练习中走神的人。因此,也不必为在练习中过度追求不走神,甚至因为总是容易分心而感到懊恼。相反,这一次次的失败和重新拉回注意力,其实是最有效的,这是在说明我们在快速地提升自己的正念能力。if you lose your attention, just get it back.

高中和初中时经常会去冥想(尤其是初中),现在反而没有这种习惯了,因此在课上刚跟着做完练习时,确实感受到空前的清醒和平静。

自我觉察

观察自己的情绪。

情绪觉察的好处:

  1.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2. 情绪包含信息
  3. 情绪觉知可以转换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通过正念练习,我们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进而能管理它

可以通过身体扫描,开放式觉察,写日记等方法来观察自己的状态

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观察自己的角度从存在层面(我是)转移到体验层面(我感受)。只有让自己跳脱出自己的情绪,才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去和自己和解

挫折复原力 resilience

包括

  • 内在的冷静inner calm
  • 情绪复原力emotional resilience
  • 认知复原力cognitive resilience

挫折复原力

jiedu

特别喜欢这两张ppt,因为很多时候我经常对我自己的错误进行悲观的联想,句句说到我心里。我也需要觉察到我内心这样的悲观情绪,然后尝试着将其转化。

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

  • 感受并理解他人感觉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what others feel
  • 但同时,清楚分辨你自己和他人的感觉与观点 while maintaining a clear discernment about your own and the other person’s feelings and perspectives

并不是

  • 心理分析 psychologizing
  • 同意他人的做法/观点 agreeing with people

还蛮喜欢课上的视频对同理心的解释:就像一个人掉进了洞里,怀有同理心的人会跟他一起下到洞里,跟他说,我也理解你的想法(甚至有些时候,这种行为对他自己来说也是危险的);但同情心更像是一个人站在洞口,喊着,嘿老兄,你怎么在下面了,也太可怜了。

果粉发言

上课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原来自己的apple watch上自带就有一个正念的软件,它时不时就会提醒我,给自己一分钟,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当下。

现在想来,苹果很早就意识到正念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而将其加入到了健康功能中。手表会在用户进行正念呼吸时,通过轻微的震动提醒用户进行吸气或呼气,使用的体验非常简洁优雅。

都说apple挤牙膏,可是从其他手机厂商里,我却很难找到这样对用户本身健康的关怀。用过不少手表和手环,也没有一款可以像apple watch一样无感地追踪我的健康状况,给予我一些健康趋势的提醒。(像小米手环,虽然确实很便宜,但是很难忍受每次需要手动打开zepp软件来同步手环数据,非常地降低我使用手环关注自己健康的欲望)

IOS17.1应该会推出新的Journal App,而在课程里,两位老师让我们写了不少journal来对自我进行反思(self reflection),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我也会通过这个正念app去继续保持呼吸的习惯。

Notion Link

完整笔记

https://baokker.notion.site/Search-Inside-Yourself-SIY-842ac1b1b943498faa167339df8d1ff9?pvs=4


该图片由Shahariar LeninPixabay上发布


Search Inside Yourself(SIY)课程笔记
http://baokker.github.io/2023/10/24/Search-Inside-Yourself-SIY-课程笔记/
作者
Baokker
发布于
2023年10月24日
更新于
2023年10月24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