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齐!🍎苹果全家桶

集齐经历

  • 2022.1.19 购入iPhone 12 256g 白色,随后获得AirPods 1代
  • 2022.7.27 购入iPad Air 5 64g
  • 2022.10.7 购入MacBook Pro 2021 14寸 16+512
  • 2023.5.8 购入Apple Watch S8
  • 2023.9.20 购入二手 AirPods 2代
  • 2023.11.16 购入二手 iPhone 13 Pro 256g 银色

至此,全家桶初成。

目前来看,这个全家桶可以用到研究生毕业。即使以后性能真跟不上了,放家里看看电影写写字什么的,也完全足够了。

image-20231121214941035

感想

两年前的我或许根本想不到,现在的我居然会成为🍎全家桶用户。甚至大一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看到桌上摆着Mac、iPad和iPhone的同学,心里满是羡慕,但是觉得自己不那么需要。

也许还是要感谢小米。当时那台用了一年半的红米k30 pro,因为充电口温度过高线路短路,导致手机直接充不进电,害得我不得不在一天内要么修好手机(然而售后也找不到),要么买新手机,要么直接失联。经历了这么一番逼事,我对只堆参数不讲体验的国产安卓机彻底失去了兴趣,于是无奈之下尝试了苹果。没想到此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半年后结束封城的时候入手了iPad,初步体会到生态的作用。入手Mac的时候印象很深刻,拿到手的第二天,学校就因为疫情又关了起来。这台电脑也迅速成为了我的主力机。watch作为生态链上的一环,也在上半年补充完毕。这时原来的小12开始捉襟见肘,杀后台,续航短,无长焦……运用决策心理学,我选择购买一台两年前的13pro,目前用下来完全解决了上一台手机的痛点。(为什么不买新款?一是没钱,二是没钱,三是这几年iPhone挤牙膏过于严重,溢价太高了)

对现在的我来说,我对于电子产品最大的期望就是——不折腾。让工具成为工具其本身,而不会反而成为我的绊脚石。目前来看,我觉得这方面还是苹果做得最好。

好处

生态的好处,确实是需要多台设备后才能感受得到

  • iCloud全平台同步,包括文件,备忘录,提醒事项,图书,日历,健康(我开了6元/月的50G iCloud,除了图片放在别的地方存储,别的数据50G绰绰有余了)
  • 系统原生app都很好用,除了前面说iCloud的时候提到的app,还有快捷指令,地图,watch上的正念等
  • 共享剪贴板,隔空传送
  • AirPods 2代以后支持多平台切换,哪个平台(Mac,iPad,iPhone)播放音乐,就会自动切换过去,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成功,很舒服
  • 接力,iPhone刷到的网页可以在Mac上直接打开,很方便
  • Apple Watch检测健康,数据会同步到iPhone和iPad上,可以监测我的健康趋势,督促我注意健康
  • 迁移方便,无论是从iCloud获取备份,还是从旧机迁移到新机,都非常无缝。
  • 事情少,只要不乱搞,基本不会有故障。

坏处

  • 售价昂贵
  • 提供的功能肯定比不过安卓的花里胡哨。不过这也是相对的,追求稳定就必定要做出一些取舍。

成功退烧,安心摆烂……


该图片由Tracy LundgrenPixabay上发布


集齐!🍎苹果全家桶
http://baokker.github.io/2023/11/21/集齐!🍎苹果全家桶/
作者
Baokker
发布于
2023年11月21日
更新于
2023年11月22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