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读书笔记
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的话,就是:从家庭和父母的角度,以理性的成人自我看待受伤的内在小孩
总的来说,还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整本书从作者作为诊疗医生的经历出发,给出了很多种因为家庭的不幸而使得自己的内在小孩受到伤害的情况(譬如,操控孩子,让孩子承担父母的责任,酗酒,乱伦,etc)的情况,不一定整本书都适合你,但我想,如果你想在书里找到关于自己的一些问题的答案的话,总会有那么几章会戳到你(对我来说,可能是言语操纵性的父母,还有对峙的那一章)。
私以为,在我们国家里,还存在着很多家庭的不幸,孩子心灵的损伤,和成年以后性格的畸形。然而这一切,在悠久的讲求孝道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迟迟难以被揭露在外。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意识,去以理性的角度面对童年的经历,对待它们在我们性格方面的影响,学着去根正自己理念上不健康的地方。
老样子,谈几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点。
否定&合理化
这里强调的否定和合理化,是自己会下意识地把原先不合理的事情,用各种方式解释成合理的事情(或者避而不见),从而达成心理防御,保护自己的方法。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免焦虑的痛苦,维护自尊免受伤害。简言之,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
再看一下wikipekia对于合理化的定义:
合理化分两步进行:
- 决定、行动、判断是基于给定的原因做出的,或者根本没有(已知的)原因。
- 进行合理化,构建看似合理或合乎逻辑的理由,试图在事后(为自己或他人)证明行为是正当的。
合理化有三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三是推诿(projection),此种自卫机制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三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酸葡萄心理、甜柠檬的自我解嘲方式,都是为减低痛苦与冲突,选择性地相信特定解释,或是刻意强调或忽视某些事实,以得到让自己舒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当自己无法接受真相带来的伤害时,选择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掩盖真相,以此保护自己。这种心理最可怕的地方,是在于很难自我察觉。
譬如,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常常受到父母的责骂,这其实是父母做得不对乱发脾气,而他又无法改变这种情况,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理,他便很有可能将其合理化,将这种无故的谩骂视为“都是为了自己好”,觉得自己“确实就是这么不堪”,从而在表面上维持了内心的稳定。但当他成年以后,当他再次遇到类似的被责骂的情景时,他就很容易重现儿时的情结,也将其视为“为了自己好”,自己“就是这么烂”,自己却无法意识到儿时的思维误区给自己带来的毒害。
还有一种合理化的情况,常见于不肯道歉的情境里。这类人要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在心底里觉得自己不会犯错误,要么可能长期生活于一旦犯错会受到严厉惩罚的高压环境里,因而遭受到质疑时,会过于强烈地唤起心理防御的机制。明明就是他的责任犯的错误,他愣生生会扯出一大套逻辑出来,以此表示自己没有犯错,以此维护内心的安宁。但总之,可怕的不是合理化,而是自己不愿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合理化构造的骗局。
责任
在书本里,很强调父母的责任这个概念。
如果未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是让孩子承担,那么这类父母就是不称职类型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因为内心的小孩在儿时不仅没有得到照顾,还需要去照顾父母,因此往往会感受到无力感,并且不懂得划清界限,不懂得重视自己的感受,会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反映到儿时,其实就是把原本父母应该承担的过错都让自己来承担,同时父母的行为一直给孩子灌输一种信念,即孩子自己的感觉不重要,他们的感觉才重要)
对于被迫与父母交换情感角色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他们所背负的强烈的负罪感和责任感会一路跟随他们步入成年阶段。他们常常受困于这样的恶性循环:起初一力承担起所有的责任,接着不可避免地感到力不从心,之后因为无法胜任而产生负罪感,继而加倍努力地试图挽回颓势。这是一个足以耗尽心力的恶性循环,引发的后果必然是与日俱增的失败感。
但如果承担过度,那便又属于操纵型父母。这样培养的孩子,始终无法摆脱父母对ta的管教和要求,凡事都需要父母指导确认;就算ta试图做回独立自主,这类父母又会因为病态地害怕孩子不再需要自己,而让孩子始终处在需要依赖父母的状态(乃至于,用“这都是为了你好”的关心来伪装实际的对子女的操控)
到底怎样才算是个中庸之道呢?书上是这么写的:
明智、成熟、有爱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观念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会为一个孩子的个人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成熟独立构建坚定的基础。这种观念很可能是:
- 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
- 故意伤害孩子是不对的。
- 应该多鼓励孩子犯错误。
共依存者
对于酗酒等类型的人来说,他们身边往往都需要有人来照顾,他们之间很容易形成一种共依存的状态,即被照顾方往往会狠狠伤害照顾者(例如,酗酒后的大吵大闹,乱发脾气,要让照顾者来收拾残局),但照顾方却始终不离不弃,看上去无药可救。这是因为照顾者过度地投入他人,把自己全绑在了他人身上,乃至于忽视了自己的需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作为酗酒者的父亲本身不愿意承认错误,共依存的母亲也会替父亲辩解,哪怕她因为父亲酗酒吃了很多的苦。但是她却始终意识不到自己也有需求要被重视,因此却忽视了问题的存在。
书中提供了一份自测表(ps,书中有挺多自测表,值得一试)(文末再放了一个)
共依存自测量表
我用“他”来泛指任何性别的受困者。我知道很多男性与遇到麻烦的妻子或情人都处于共依存的关系。
1.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者减轻他的痛苦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愿意为此付出任何的情感代价。
2.我的好心情来自他的赞许。
3.我保护他不受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的伤害。我为他说谎,替他掩饰,绝不允许别人说他半点坏话。
4.我尽力让他按照我的方法行事。
5.我从不在意自己的感受或愿望。我只在乎他的感受和愿望。
6.只要他不抛弃我,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7.只要他不生我的气,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8.我认为充满波折和戏剧性的关系会让我更有激情。
9.作为一名完美主义者,一切差错都让我自责。
10.我常常觉得气愤懊恼,不受重视,被人利用。
11.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装作一切都很好。
12.想让他爱我的努力支配着我的生活。
看看你符合多少。
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地重复童年的情结,哪怕它是痛苦的。童年时家里不幸(例如父亲存在暴力、酗酒、吸毒等情况)的女生,成年后更容易碰到问题青年的男生(酗酒、吸毒、游手好闲、etc)。
就拿这个例子做分析。例如,对一个童年家庭不幸的女生来说,她在幼年时无法阻止父亲施暴,也无法将这份过错归结于父亲,因此留下了心理创伤,并且把父亲施暴归咎于自己(其实是父亲)。在之后的岁月里,即使是到了成年阶段,她也会有把这份心理创伤修复的本能。但是如果她始终把这份过错归咎于自己没有做好的话,她就很容易重新进入童年的圈子,遇到一个一样臭的男人,把他的过错归咎于自己,并且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好,以期盼对方能(往往不能)变好起来,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对她来说,这种模式虽然痛苦,但是熟悉,是令她感到舒适的圈子。
弗洛伊德也提出,如果没有能够整合/消化好创伤,那些被压抑了下去的东西“注定”会变成“当下的经历”被重复出来( “repeat the repressed material as a contemporary experience in instead” )
客厅里的恐龙
讲酗酒型父母的时候提到的。在典型的情况里,父亲常日酗酒,大发脾气;孩子忍气吞声,有泪不敢流;母亲一味忍让,告诉孩子只是父亲太忙了。没有人意识到问题——客厅里的恐龙,就好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明明存在,但是没有人说出来。
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转移
促使人们采取对峙手段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你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这点很值得强调。原生家庭的悲剧,如若不加以制止,是会往下传递的。去审视自己的原生家庭,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不仅是对自己认知的加深,对自己的治愈,更是为了不让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自己成为自己最不愿看到的人。
非辩护式回应
“我都是为你好”“我们也很不容易”。
和父母就过去他们留给自己的创伤争论,并不是为了争出个让父母承认我们是对的,他们以前是做错的,乃至于让父母改过自新(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跟父母说这些都是难以生效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他们的思维发生变化(能发生最好),而是让我们自己的思维发生变化,把原本属于他们的责任归还给他们,把掌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交还给自己,而这不需要他们的转变。
记住,一旦你生气、道歉、解释或是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主意,就等于是把大部分的主动权交到他们手上。如果你请求对方原谅你或理解你,那么你就给了他拒绝满足你要求的权利。但是,如果你采用非辦护性回应的方式,你没有任何要求,而当你没有任何要求的时候,就不会遭到拒绝。
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 停止原谅,而是选择发泄愤怒,发泄自己自儿时以来积累的怨恨。
- 重视,发掘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背后的底层观念,认清自己的哪些观念是被父母“毒害”过的(
toxic
一词着实在理) - 自我界定,给自己划分界限,自己童年的创伤哪些是自己负责的,哪些实际上是要让父母负责的。
- 不再自我惩罚。把应当让父母接受的惩罚抛给他们,而不再是让自己承担。
- 和父母对峙。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培养自己的成人自我的过程。
测测自己是不是需要看一看这本书
I.童年时期你与父母的关系:
1.父母说过你很糟糕或者一无是处之类的话吗?他们骂过你吗?总是训斥你吗?
2.父母体罚过你吗?他们用皮带、刷子或是别的什么东西打过你吗?
3.父母曾酗酒或吸毒吗?你对此感到过迷惘、不安、恐惧、伤心或羞愧吗?
4.父母曾因情感问题或身心疾病而情绪严重低迷,或者对你不闻不问吗?
5.你曾经因为父母出现状况而反过来照顾他们吗?
6.父母曾对你做过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吗?你是否曾遭受过性骚扰(不论是何种形式)?
7.你是否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父母心怀畏惧?
8.你是否不敢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愤怒?
II.成年后你的生活:
1.你觉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具有伤害性或者毁灭性吗?
2.你相信如果你与别人过于亲密,他们就会伤害你,或者抛弃你,或者伤害你之后再抛弃你吗?
3.你觉得人们会用最糟糕的方式对待你吗?生活中也总是遇上倒霉事吗?
4.你觉得弄清自己的身份、感受和愿望很难吗?
5.你是否担心人们了解了真实的你后就不再喜欢你了?
6.取得成功时你是否会焦虑,害怕有人揭发你是个骗子?
7.你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愤怒或伤心吗?
8.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吗?
9.你觉得放松下来尽情玩乐很难吗?
10.你是否觉得有时自己明明是出于好意,行事却与你的父母如出一辙?
III.成年后你与父母的关系:
1.父母还把你当成孩子对待吗?
2.你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大多需要先征得父母的首肯吗?
3.与父母在一起,或者仅仅想到将与父母一起共度时光,你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身体反应吗?
4.与父母的意见不同会让你害怕吗?
5.父母会用威胁或令你内疚的手段来操控你吗?
6.父母会用金钱控制你吗?
7.你觉得自己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吗?如果他们不高兴,你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吗?你觉得哄他们开心是你的职责吗?
8.你是否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总是对父母有所亏欠?
9.你是否觉得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会变好?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中的三分之一做出了肯定的回答,那么本书会对你非常有帮助。
Pexels 上的 Agung Pandit Wiguna 拍摄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