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自己的归纳
亲密关系(idea版)
前言
觉得之前记的笔记,archive的成分过多,而少了自己的心得和思考。
因而再开一部分,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构想和所思,在输出里加强我的掌握。
Action版
- 避免草率婚前同居
- 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认识自己潜在的负面思维
- 区分相关和因果
- 避开感情中的错误观念
- 沟通时注意摆正重点
- 与人沟通时注意应答性
- 多宽容,有助于亲密关系的增长
- 注意男女权力的平等
ch1
- 草率的婚前同居往往会增加离婚率,因为这种承诺的强度远低于正式结婚的强度。而且认为伴侣在结婚以后原先同居的坏习惯能够改正,显然是不现实的。
- 依恋类型是我一直想强调的一个概念。它描述的是我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时,容易产生的情感倾向。通过调查,大致能通过两个维度(是否忧虑被抛弃和是否回避亲密关系)分为四类,图表见下。
我想这是了解自己的一个良好方式。例如对我来说,我之前一直都很担心让身边的人伤心,神经特别敏感,明明自己已经做得很好,还是要不断贬低、自责自己。但是在了解到这个概念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是属于痴迷型的孩子,会不会有时心里太担心别人抛弃我,反而把关系给搞砸了呢?于是我有了解决问题的一条思路。
- 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往往没有那么大。性别内差异大于性别外差异
- 社会价值观念往往希望男孩子阳刚正气,女孩子阴柔温和,倒不如将其视为工具性和表达性两种特征,而同时拥有的人其实往往能获得更幸福的婚姻。
- 大五人格特质: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这之中神经质虽然与好感度负相关,但其实它的占比最大。前面的特质再出色,但如果神经质的话就比较难有好感。
- 低自尊的人往往容易对亲密爱人产生怀疑,放大本来并不明显的问题,甚至并不相信爱人真正爱着自己,甚至会产生反应过度。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子的人。我总结来说,就是闲的胃疼,容易臆想。容易把小事放大,容易特别敏感,容易以自我毁灭/伤害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好作啊草),证明别人的陷害和穷凶极恶。归根结底,也是太过于把自己的自尊建立在他人身上,这样别人的行为一有风吹草动,自己心中则是波涛汹涌。参考一下《取悦症》和《被讨厌的勇气》吧。
ch2
区分相关和因果
X和Y相关,既可能是X→Y,又可能是Y→X,还可能是X→Z(间接因素)→Y
几个偏差:
志愿者偏差
有些人愿意当志愿者,但是有些人永远也不愿意去当志愿者,造成实验结果无法考虑纳入这部分人群造成的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
倾向于把自己成功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外在环境因素,而把他人成功的原因归因于外在因素,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
社会赞许性偏差
不愿意承认让他们看上去不好的事情或者不符合期望的描述。
ch3
吸引力的因素:
距离
曝光效应
长相吸引力
曲线比率为0.75的腰胸比例最吸引男性(Voracek & Fisher,2006)。最吸引人的腰臀比例(waist-to-hip ratio,WHR)的曲线比率0.7,即腰部比臀部细30%(见图3.3);这种“沙漏”形状的身材对世界各地的男性都有吸引力(Singh,2004)。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外表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大多数人会采用的一个公式)
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人们期望他们的思想、感情、社交关系能够保持一致。
相似性
要么是相似(价值观/地区/品味/)要么是能在别的方面形成互补
致命吸引(Fatal Attraction):原先认为的伴侣吸引人的品质(坚强),随时间反而变为令人恼怒的特点(固执)
我们很少真正如自己认为那样了解伴侣。
不过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积极错觉实则有利于维持亲密关系。
人们也喜欢与理想自我相似的人(但是也不能差距太大,不然超出理想自我太多了)
障碍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Romeo and Juliet effect):父母越是干涉子女的恋爱自由,他们彼此之间就会越加相爱。
- 打烊效应:如果你在寻找一位约会的对象,当酒吧就要关门而你或许又要再次形单影只时,你会觉得那位潜在的对象越来越有吸引力。
- 心理抗拒(reactance)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失去行动或者选择的自由,会奋力争取重获自由(Brehm & Brehm,1981)。因而,如果我们面临失去某种事物的危险时,我们可能反而想得到更多。
ch4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形成速度快,而且人们在形成第一印象后往往偏向于寻找别的因素来推动证实。
积极错觉:尽可能地用积极眼光来描述伴侣。
判断积极错觉是否有益的标准是,观察其与现实相差的程度。如果错觉与现实相差甚远,那显然会带来危险;但如果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宽容的评价,那会对亲密关系十分有益。
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对爱人维持适当的积极错觉,并实时调整自己的期待,以避免幻想破灭。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面对相同的行为时,人们对自己作出的行为容易作出外部归因,而对别人的相同行为进行解释时则易于归因于内部。
如同自我服务偏差一样,希望大家在给事件归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跳出来(我喜欢的一个描述,大概就是,意识到自己存在的认知偏差,尝试从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和解释问题
宿命信念vs成长信念
以下六条宿命信念千万不要遵守:
● 争吵具有破坏性。争吵就表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如果彼此深深相爱,就不会发生任何争执。(事实上建设性的争吵有利于关系发展,了解彼此需求)
● “读心术”很重要。真正彼此关爱的伴侣仅凭直觉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和偏好,根本不需要告知对方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必须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那只能说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rnm,多沟通不行吗,他又不是你,别以为这么了解你,你们说什么不好好沟通不行嘛)
● 伴侣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一旦亲密关系变糟,就无法得到改善。如果爱人曾伤害过你,毫无疑问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你。(rnm,人是会改变的,就你最伟大了是吧)
● 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完美的。只要爱情是忠贞的,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神奇美妙、令人满足的。伴侣应该经常渴望并为性生活做好准备。(?)
● 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和需要非常不同,很难真正理解对方。(郭楠真下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bushi
● 美好姻缘天注定。根本无需努力来维护美满的夫妻关系。夫妻要么彼此脾性相投、快乐到老,要么格格不入、争执一生。rnm,每段亲密关系都需要彼此的投入!和付出!
我更愿意相信成长信念,也就是只要双方愿意努力付出,感情总能获得成功,不至于一定要“天作之合”“芳华绝配”之类。让自己一直处在“寻找”的心态中并不能帮助收获一段美好的感情,而“培养”心态才有助于关系的长期维持。
自我监控能力
我个人在第一次阅读到时便印象深刻的一个概念。大概描述的是这个个体在不同情况下能够灵活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的能力。但是也不要太神话化哈~其实有利有弊的都是。
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情景下的不同规范。相形之下,自我监控能力低的人不太在乎社会规范,缺少变通,即使并不适合当前情景,却始终保持稳定不变的形象。故而,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其印象管理更为灵活和丰富。 自我监控能力不同的人,其不同的印象管理风格在人际关系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亲密关系建立初期:高自我监控者在此阶段比低自我监控者体验到更为紧密的交往,他们善于找到谈话的共同点且擅长和人私聊。但是高自我监控的人在亲密关系建立初期享有社交优势,但是在关系稳固后却可能变成障碍,因为他们与不同的人自由轻松交往的过程中,与单独朋友花费的时间较少,高监控者维持个体亲密关系的时间更短,投入程度也更低。
ch5
这张图片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其实是存在噪音的。了解到这点的话,在沟通的时候就可以多留一个心眼,因为其他人传递给你的信息,可能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你想要传达的声音也可能被扭曲。
非言语反应
非言语沟通的五种功能
非言语方面的沟通越是不良,越是会导致亲密关系的不满意。在这方面,一般都是女性做得更为优秀。
(这可能也会是我推荐别人多读小说的原因之一hh,因为小说里的描写一般都比较细腻传神,实际上有助于你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到这类微小的表现。)
言语沟通
这段我觉得都挺好的,直接复制粘贴了。
自我表露(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的过程)是衡量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通过人际沟通的系统性变化而得以发展。随着人际关系的发展,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 与熟人早期交往的自我表露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作用。换言之,你自我表露得越多,对方也会如此。当然,这最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好保持耐心,以免留下糟糕的印象。
人际亲密过程模型认为只有满足某些条件,两人之间真正的亲密感才有可能建立(Reis & Shaver,1998)。这个“某些条件”就是应答性。 当我们对他人敞开心扉,我们希望自己的表露能引起他人明显的兴趣、同情和尊重。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他人表现出应答性(responsiveness),以证明他们理解和关心我们。如果他们应答适当,就能建立互信,表露会加深,亲密感也会增加;反之如果他们看来漠不关心或心不在焉,我们就会向后退缩,表露就会减少。
所以,两个人变得亲近的三个条件:
- 有意义的自我表露
- 对彼此的个人信息有兴趣和同理心(especially for 异性恋 men)(说起来就是,不要自说自话,要学会听女孩子说话)
- 双方都认识到对方具有应答性
我特别喜欢应答性这个概念,这是打开他人心扉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很多时候,我愿意跟你说,并不是因为觉得你能指导我,能让我走出阴暗,而是无论我是开心还是难过,你都在那里,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
还有一个很喜欢的概念是自我表露。这不仅能促进双方关系拉近,还可以推动关系满意度的上升,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只要符合情境,那么自我表露总是对你好的。
有一种自我表露你绝对应该积极地勤加练习:告诉你爱的人你爱他。你诚实表达的钟爱、关心、温情和呵护对于想亲近你的人都是巨大的奖赏(Floyd & Pauley,2011),心中光有爱还不行,你还必须清楚明白地传达出来(Horan & Booth-Butterfield,2010)。本段真正的要点是:充满深情的沟通不仅能让你的伴侣得到肯定与愉悦;显然还对你有益。
沟通障碍
我觉得这部分真的对所有人都会起到作用,无论是与伴侣相处,与上司、同事相处,还是和亲人互动,朋友来往。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脱离不开人际来往,故而也离不开人际沟通。
沟通不良的表现
- 在表述意图上表现得很糟糕,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图。
- 倾向于数怨并诉(kitchen-sinking),因而经常偏离主题(off-team)。
- 他们倾向于以消极的方式对伴侣“读心”。
- 很少有耐心仔细思索伴侣所说的话,反而仓促地得出结论(常常假设最糟糕的情形),并根据自己揣测的伴侣意图突然改变做法。
- 交谈时常常表现出消极情感。
- 攻击伴侣的人格,而非针对具体行为
- 侮辱、嘲笑、蔑视伴侣(往往是充满敌意的)
- 引发另一方的防御机制,拒绝回答或合作。
- 在表述意图上表现得很糟糕,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图。
如何做?
精确表述。
XYZ陈述:当你在Y情境下做X的时候” (标准的行为描述),“我感到Z”(第一人称陈述)。
重点一是描述具体行为,减少普遍性(不要说总是!!!);二是第一人称描述,辨识自己的情感。
积极倾听
- 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 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有助于应答性!)
两个颇为有效的方法,一是复述,尝试复述自己对伴侣的话的理解,从而促进互相理解,并且表示关注。二是知觉检验,即让伴侣评价你对对方的感知是否正确。
守礼而镇定
因而,在被伴侣激怒的时候能保持清醒,在开始生气的时候能冷静下来,都是非常可贵的技能。如果把愤怒诠释为只是思考问题的另一种方式,你的沟通会更好。
更有适应价值的想法是,“哈,挚爱我的人持反对意见。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而不应该这样想“她/他没有权利这样子数落我!”
一方面,个人认为应当认识自己,辨识自己的情感,明白自己的情感不应该被他人拿捏;其次,在实在忍不了时,可以选择先冷静一会,哪怕10min,这样沟通的效果也会好很多。
尊重和确认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validation。并不需要一定与伴侣观点一致(插一句,这也不可能),但是应当承认其合理性,表达尊重。
个人觉得,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是我愿意尊重你的想法,去理解你这个人,这才是一种可取的态度(虽然,有些圣人)
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像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求、请求,抑或是将生气理解为需求的未满足,总之,重合度很高。
就我个人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在冲突中沟通,应当始终抓紧中心,把重点放在彼此的感受上,体谅彼此未满足的需求,并努力达成一种双赢的合作(冲突并不一定是你赢我输,也可以是双赢,切莫陷入竞争的思维中!)。
再通俗些说,在解决冲突时,应当先明确的是“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情绪,彼此的需求是什么,哪些地方没有满足),再明确“为什么”(为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包括客观发生的事实和主观上个体的潜在价值观),最后明确“怎么做”(如何达成合作,进行道歉和承诺,等等)。
以上写的这些,是沟通时的底层思维,是解决问题的框架。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有例如复述(加强应答性,避免信息传递的误差,缓和沟通的氛围),表达感受的句式(例如非暴力沟通中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诚恳地道歉等等,都属于沟通的技巧,写起来又是一本书啦(例如《沟通的艺术》)
ch6
这个章节其实算是我在整本书里看到的最醍醐灌顶的一段。用理性的经济学方法,很清晰地厘正了哪些亲密关系稳定,哪些幸福,哪些会结合或解体的原因。
我来用通俗的文字描述一些相关概念:
- 所谓奖赏,即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一切让我们感到愉悦的感觉
- 所谓代价,即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一切让我们感到不适,不开心的感觉
- 所谓结果(outcome),即为奖赏减去代价
- 所谓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即为我们认为自己应当得到的结果
- 所谓替代水平(CLalt),即为假如我们抛弃当前的亲密关系,投向更好的伴侣或情境下的结果。
- 所谓依赖度,其实就是结果-替代水平
也就是说,这段亲密关系的真实依赖度,其实只取决于当前的结果和找到替代伴侣后的水平。两者之差越大,依赖度也越高。
相互依赖理论
人们寻求以最小代价获取能提供最大奖赏的人际交往。
较小利益原则
在亲密关系中,继续维持关系利益较小的一方往往权力更大。
ch7
(写友情的时候,在手机上放了《最佳损友》,更有感觉hh)
友情和爱情的区别
亲密的友情和爱情,究竟应该如何区分捏?
- 友情需要承担的责任少于爱情,因而友情也更容易解体
- 爱情相较友情,有更高的排他性,也就是不允许别的一样亲密的人介入
- 友情一般不带有性的意图,而爱情往往有。
资本化(capitalization)
哈哈术语其实有点难理解,其实就是快乐加倍的意思啦!你把快乐分享给好友,快乐会加倍;把难过分享给好友,难过会减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其实是想diss一下那种倾向于把世间万物都定性为竞争思维的思想。凡事并非只有你赢我输,并非没有双赢,阻碍你的不是他人的既得利益,而是你对那些愿意爱你的人始终怀揣的恶意。
友情在一生中的变化
友情在一生中,会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例如,青少年往往倾向于摆脱父母,与同龄的孩子建立依赖;大学生往往热衷于建立广大的友谊圈子;而老年人的交往圈往往很小,但是很稳定。这些都是心态和周遭环境变化的结果。所以有时也不必如此伤春悲秋,可能并非你做错了什么,而只是,时间到了。
男性和女性的友谊的区别
男性与好友的行为往往是“肩并肩”,即一起去做某件事情;女性则往往是“面对面”,即交心的沟通与深入的交流。(男性也更容易和朋友聊起政治、军事等大话题()
自我监控水平也会影响到友情的差异。水平高的人在友谊中投入的往往更少,但是亲密度看上去会不如水平低的人。
恶性循环
容易羞怯(通俗点说,就叫社恐吧,哈哈)的人,往往害怕给别人留下负面印象,因而在与人交往时容易表现出胆怯和退缩。然而这种行为反而更容易让别人留下负面印象,反而让ta事与愿违。
过度寻求保证
抑郁者持续不断地探查以确保他人喜欢并接纳他人,但当他们得到保证后又质疑这种保证的真实性。 (捏妈妈的,太像之前的我了吧,捏妈妈的,别骂了别骂了,我知道那个时候我很作很自卑一不留神就怀疑人家是不是不爱我了别人跟我说了爱我了我却又怀疑并且更加变本加厉给别人施压进一步求得别人的确认我知道是我不好害了不少人麻烦唉说多了都是无奈和惋惜)
ch8
这章我觉得有两个点是我很喜欢的。
第一个点是前面提过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的依恋风格往往能带来更幸福的体验,更美满的关系。通过依恋风格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一些负面思维(并不是说,这些思维抹去后你不再是你了,而是你变成了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你),对自己对伴侣对感情都有好处。
第二个点是,不论如何,爱情中的新鲜感终究会消退,不如初见时那么热烈,这是大量研究证实的一个现象(例子?柯立芝效应hh)。如果能早些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在之后的相处中,也能建立好对应的心理预期,不会因为激情的消退而过于痛苦。此外,每段成功的感情都需要维持,感情并不是我答应你在一起就一帆风顺,面对终究会褪去的激情,我们彼此都需要付出,需要去尝试新事物,保持新鲜感,切莫让感情失去光泽。激情不是维持长期关系的基础,相伴才是。
书里讲不同恋人类型和对应化学物质的描述,我真的很喜欢。
浪漫的爱情,往往与肾上腺素相关;而相伴之爱,则更多与催产素相关。这可以促进人放松并减少压力。
几个概念: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由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组成。这三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爱情,例如浪漫之爱(高亲密高激情低承诺),迷恋(低亲密高激情低承诺),etc。
自我延伸模型:随着伴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新的社会角色,爱情会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到扩展和变化,我们会渐渐了解我们以前所不认识的自己。
吊桥效应:在惊险的吊桥上与女性见面,你更可能爱上她,因为你会把走吊桥时的心跳加速解释为对她的心动。
这就是你的爱情策略。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Strong & Aron,2006)。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ch9
特殊安全错觉(illusion of unique invulnerability)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不幸的事件通常更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自己不会这么倒霉,所以我们不会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可以预见到的危险。又或者,酒精近视表示,人们在醉酒后思考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会降低。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如果我们日常参与的活动能让我们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即自主),感到有信心和能力来应对(即能力),并且能建立与他人的亲密联系(即交往),我们就会感到很幸福和健康。
同性恋的演化学根源
可不要再说,同性恋不符合繁衍后代,因此抵制了呀!(应该不会了吧,这么肤浅的理由()
ch10
不同于俗语中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事实上,在亲密关系中,宽恕往往能提升关系质量,促进关系发展,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所以除非对方真的是一个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的人,那么宽容往往是被推荐的。
ch11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是的,一方面就算是同卵双胞胎,也避不开观点意见分歧的情况,人的特点受到基因的影响,更是周遭环境塑造的产物,不可能造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另一方面,亲密关系并非一番风顺,而是存在张力,也就是下面所要讲的内容。
人际关系的张力
- 个体的自主性和他人的联系性
- 开放和封闭之间的紧张
- 稳定和变化
- 与个体社交圈的聚合与分离
通俗来说,你可能会喜欢和伴侣一起相处的甜蜜时光,但有时也会想一个人独处,专注地做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ta的打扰;你喜欢和伴侣建立亲密的联系,但与此同时,你和之前的一些旧友的联系,却也因此而减少了;你喜欢稳定的生活,而伴侣可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喜欢给生活带来变化..诸如此类,关系并非都是稳定的,而往往是在有规律的起伏中发展,就好像有时紧有时松弛的橡皮筋一样。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人们作为行动者往往难以观察到自己失败的内在性原因,而忽视自己成功的外在因素;作为观察者时却总是容易看到别人成功时内在的不足,失败时环境的因素。
有些绕口hh,简单来说就是:
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
而观察者对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在审视自己的行为时或许能多一些意识。
解决冲突时保持乐观
我想这话或许是说给我听的。在解决冲突的时候,首先应当保持良好的信念,相信对方愿意和你一起解决问题,一来是你要相信自己足够优秀足够值得这样一个人,其次是为了避开自我实现预言。如果像我之前一样,明明是亲密的伴侣,在遇见小冲突的时候,却觉得如临大敌,把伴侣想象成要审判自己惩罚自己的敌人,这种预想反而会让本来并非如此的情况变得真实:你会捕捉到伴侣的任何一个微小细节,并将其解读为对自己的敌意;伴侣意识到你眼中的ta的模样,反而真的会朝那个方向过去。
我知道这类问题很多和童年阴影or原生家庭之类脱不开干系,需要更多的指引,但是,在沟通时,还是尽量去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不要把别人想得那般坏罢。
ch12
男女伴侣权力的平等
现实的异性伴侣关系中,往往展现出男性权力高于女性的现象。事实上,研究调查发现,在男女同等重要,享有同等权力(事实上不必如此严苛,只需要权力高的那方给予对方更多的权力)时,关系的亲密度和幸福度都会提高,原先权力较低的那方的情绪也会更加积极,冲突的数量、离婚的可能性都会降低。对男性来说,唯一的缺点可能就在于,“比过去要做更多的家务”。
归根结底,当伴侣双方同样重要时,亲密关系整体看来更为稳定和幸福(Helms et al.,2010)。
暴力
这张图给我颇深震撼。所谓暴力,其实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暴力的起因
这张描述暴力起因的SCV图深得我心。怎么说呢,就好像看《包法利夫人》,看托老的感觉一样,审视一个人,从来没有所谓绝对好坏之分,思索ta为什么会这么做,才是有挑战性的地方。家庭的背景,大时代的观念,他人的影响,都是对一个特定个体的塑造。
ch13
离婚的情况在广泛地增加。应该注意到,这是多个因素导致的结果,其中既有女性收入增加,地位上升,独立自主增强的可喜可贺的现象;同时也体现出,当今个人主义思潮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减少,对对伴侣的要求更高,等等。
叙述这个词实在是太恰当了。情侣在结束关系后,会在认知中重新加工这段回忆,使其变为可接受的关系历程故事。“合理化”和重新评价随处可见,我们的回忆往往并非真实客观,而经历过自我的修正,使我们能更坦然地接受它。
很喜欢幻灭模型这个概念。很多短暂的婚姻,不在于关系本身的情况,而在于自身对感情的错误预估,以为激情始终在,以为美景永远存,以为爱人始终不会变..这也是我推荐看这本书的原因。摆请认知,认识感情,避开错误的幻想。
亲密关系的准则
ch14
米开朗基罗现象
当伴侣的行为表明他们鼓励我们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时,亲密关系也可能变得更加亲密。
我们喜欢伴侣,可能是因为伴侣的相似性,也有可能是觉得伴侣能带领我们成为更好的理想中的自己,这是我之前少有考虑过的观点。
顺应
伴侣一方控制冲动,避免以类似方式对另一方的挑衅反应,相反,做出一种建设性的反应(Rusbult et al.,1998)。
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
哈哈,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就记住的重点。我也很喜欢这种细节能被牢记被感激被挂念的感觉,是那种会让我咬定,啊,是我想要的那种人,的感觉,嘻嘻。
Pexels 上的 Odonata Wellnesscenter 拍摄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