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检视——村上新小说读后感

(含大量剧透,如果想保留看小说的原本趣味的话,建议等看完再来看,我自己也是等看完了才各种找书评)

《小城,以及不确定性的墙》

太多了,村上的小说看了太多,很多元素已经在之前的小说里多次出现,因此我还经常在里面批注

第一部是我在现实(又或者称之为回忆)和小城的双线叙事,第二部是我在现实(实际上如结尾所写,是我的影子回到了现实世界,并且做的还挺不错),第三部是我在小城里,最终选择返回现实世界。

第一部简直是致敬《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样的双线叙事,一样的小城,一样的损伤眼睛,一样的独角兽。进入小城就必须与影子割离。不同的是,《世》的整体笔触偏向冷酷,而且《世》里的主人公在最后即将逃出来的时候,选择了放弃逃生,留在了“世界尽头”;而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我和你(十七岁的少女)(第一部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大量使用我和你这两种人称,我便是主人公十七岁的少年,你则是十六岁美好的少女,我认为配上村上本身的文笔和题材的内容,让整体的笔触真的很温和,很感伤,七十多岁的老头现在还有这种该死的青春感,我都快没了)在最美好的青春年纪相逢(最后有没有再次重逢呢?村上一如既往地,没写。我觉得是没在一起的,说不定就是致敬《挪威的森林》,已经在森林的深处呆着了。唉,我的直子),随后女孩神秘地消失(很经典的村上故事,完美的男女爱情,和突然的消失,以及带来的创伤)

那个夏日的黄昏,我们嗅着甜甜的草香,沿河溯流而上。我们好几次越过拦沙坝下的小瀑布,时不时停下脚步,望着水坑里游动的银色小鱼。我们俩打刚才起就赤裸着双足,澄澈的河水清凉地冲洗着脚踝,河底的细沙包裹着我们俩的双脚,就像睡梦中柔软的云絮。我十七岁,你小我一岁。

白袜子白得醒目,黑皮鞋擦得纤尘不染。好像有七个热心的小矮人一起上阵,在天明之前为你仔细擦过一般。

“我是‘读梦人’,每天夜里在小城图书馆书库里读许许多多的‘旧梦’。并且我身边一直有你陪伴,有真实的你陪伴。”我发出声来,复述被告知的事实。

后面的梦下次再接着写,耐心等着呀。还有,一定要给我写信哪。写一封长得读不完的信。求你啦。

然而我最终未能读到那个梦的后续。

太痛了呜呜

海面上波澜不惊。没有一丝像样的风在吹。细浪井然有序,无声地涌向岸边,宛如晾晒的床单飘曳在风中一般。我们俩可以永远地静坐在那里。然而,之后我们又将去往何方?又应该去往何方?我心中茫然无绪。只因为我们二人共撑同一把伞并肩坐在海边,就已经是完美无缺了。既然已经完美无缺了,我们还能再起身去往何方呢?

我此后心里一直未忘记她,并在某天跳入了一个大坑里(有趣吧),并进入了那边的世界,成为了我和女孩共同建造的小城里的读梦人。一如之前的小说一样,分离的影子试图在死去前带着我回到现实世界,结果在快逃出来之前我选择了留下(废物)

“首先,我看不到回到原来的世界意义何在。在那个世界里,我大概只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大概得面对比现在更深的黑暗。我基本不可能在那个世界里获得幸福。当然这座小城也不能说是完美的地方,正像你说的,这座小城在机制上有着诸多矛盾。而为了化解这些矛盾,为了截长补短,小城进行了许多复杂的操作。而且‘永远’是个漫长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作为‘个体’的意识会慢慢地变得稀薄,我这个存在说不定会被这座小城吞噬。但是就算这样,我也不在乎。待在这里,我至少是不孤独的。因为我大致知道自己在这座小城里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第二部是选择抛弃影子选择留在小城的我(其实是跳回了现实世界的影子)居然回到了现实,在过腻了东京的生活后,选择辞掉工作来到遥远的小镇,通过了馆长(但其实是死去的亡灵,这里略微有点魔幻现实主义)(馆长子辰先生的一生悲惨,孩子意外被车创死,妻子也因此抑郁自杀,只剩他一个人,他也选择将家当转为图书馆)的面试担任图书馆的馆长,还遇到了黄色潜水艇少年M君,M君平素一言不发,却对我主动说话,绘制了小城的地图,告诉我想要到达那里,并且在某天夜里神秘地消失(当然,像第三部所说的那样,他确实是如愿抛弃了这幅躯壳,来到了他想到达的小城),还结识了咖啡店老板娘,和她开始发展关系。

四十岁……细细想来,从十七岁开始,长达二十三年,我始终如一地在等待着你。这期间,你杳无音信。沉默与无,仍旧在我左右贴身陪伴。如今我对它们的存在早已习焉不察,不如说,它们已然变成了我的一部分。沉默与无……撇开它们,就无法谈论我这个人了。

(在小说里,作者也提及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看来英雄所见略同,我也很欣赏这本,哈哈)

我乘东北新干线坐到郡山,从那里乘坐在来线到会津若松,再换乘地方线。行驶一段时间后,列车开进了山里,然后顺着地形变化频繁地改变方向,在群山之间蜿蜒穿行。隧道也纷纷出现,接连不断,有的长,有的短,叫人几乎要失声慨叹:这山究竟到哪儿才算是个头呢?季节是初夏,层峦叠嶂被包裹在青翠欲滴的绿色之中。清风徐来,吸入鼻腔的空气带着新绿的芬芳。天空中盘旋着鸢鸟,它们用锐利的眼睛永不懈怠地瞭望着世界。

经典的村上式说走就走

“并且其中包含性的要素?” “多多少少。” 她微微皱眉:“多多少少?具体是有多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请你告诉我。” “说得具体点儿……是啦,今天白天我在换床单,用手扯平褶皱时我就想,弄不好今天晚上,你就会躺在这里也说不定。虽然不过是弄不好而已,但那是非常美好的可能性。”

(但是其实这本书没有一点黄色场景,七十多岁的老头了,走温情流派不走热血流派了)

“更为总体性的东西?” “怎么说呢?更为假说性的东西。” “‘假说性的东西’对‘特殊的内衣’。” 她笑了,在我臂弯里微微耸了耸肩。 “说得更加浅显易懂的话就是,要脱掉它,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咖啡店老板娘,十分抽象的隐喻是她有一套非常坚硬的内衣,我觉得是想要象征她的坚不可摧的内心吗?但还是太抽象了啊。。

而且,我直到今日,到底在苦苦等待着什么?我有没有准确把握住自己究竟是在等待着什么?难道我不仅仅是在苦苦等待着“自己等待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而已吗?一只木匣里藏着一只小木匣,小木匣里又藏着一只更小的木匣。无穷无尽、层层相套的套匣。匣子越变越小——连同理应藏在其中心的东西。这岂不就是我此前四十余年人生的真实状态吗?

在第二部的结尾,我梦到了自己走在一条河边,顺着河往前走,自己仿佛也能返老还童。在河的尽头,我遇到了年少的你

你用一双无比严肃的眼睛笔直地看着我的脸,宛似凝视着深邃清澄的泉底一般,然后告白似的低语道——我们的手仍旧紧紧相握在一起:“哎,你知道吗,我们两个人都只不过是别人的影子呢?”

这一部分看得真是美哭我了,也揭示了真相:我确实没有回来,回来的是我的影子,并且看着比自己的废物主人厉害多了。

第三部比较简短,也就是我本人其实仍然留在小城里,直到黄色潜水艇少年来到了小城,请求与我融为一体,并且告诉我应该返回那边的世界,和影子重新合为一体了(换言之,you should move on了)

影子的隐喻到底是什么呢?可以参考以前的演讲,我觉得在这部小说里,就是人的不同的意识,不同的部分。

“对的,是这样。影子和本体,只怕有时是会互换角色的,还会互换使命。不过本体也罢,影子也罢,不管是哪一个,终究都是你。这一点确凿无疑。与其琢磨哪个是本体,哪个是影子,不如认定他们都是彼此宝贵的分身,这恐怕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想村上想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因为一部分的回忆,就这么留下了,留在自己的世界里。《挪》里的直子选择追随已经自尽的男友,因为害怕原先完美的东西被打破,选择了去往另一个世界;而《海边的卡夫卡》里的佐伯则留在了回忆里;但是尽管如此,we should move on。Life goes on。多么存在主义的想法。


这篇读后感写了很久都还没发,是因为一直觉得少一些自己有的独创性的东西,好像没什么含金量。今天在宿舍敲了一天的代码,去食堂吃完饭,觉得自己头昏脑胀,不能直接回宿舍继续当牛马,于是便去了超市里。我努力将自己的头抬高(写代码和文案的时候长期都低着头),让自己的视线放远(写代码的时候视线都聚焦在屏幕上),看着琳琅满目的从山姆里代购来的商品,居然有一种周边的世界逐渐变得彩色,逐渐变得真实的感觉,就好像在小城里穿过了某种界限,又回到了现实世界一样。我于是意识到,我是应该在现实世界里的


对自己的检视——村上新小说读后感
http://baokker.github.io/2024/12/07/对自己的检视——村上新小说读后感/
作者
Baokker
发布于
2024年12月7日
更新于
2024年12月8日
许可协议